行者驰骋风沙,不负青丝韶华
说明:本文转载自2015年前《青年文摘》中的一篇文章,当时很喜欢,一直有收藏在QQ空间的日志,在这特此分享。
题记:不屈不挠的骑行,无与伦比的风景,战胜死亡的年轻
我一直觉得,人的每一次蜕变,大抵是从认识自己开始的。
记得之前和同学闲聊中说,我所理解的出行的意义是在另一个地方邂逅另一个自己,行走的愈远,思想愈加曼妙悠长,心境的起伏便愈加跌宕,重逢的自己也必然叹为观止般震慑。
向来追求自由与洒脱,恰用过去的48小时270公里的行程,暂且做一次青春片刻的诠释。
两个月前有幸加入了未来花园骑行团队,适逢五一假期,红屋、独狼、村长带领加我在内志趣相投的十个人,于1日清晨5点40整装待发,开始骑行之旅。为了节省体力,骑行工具率先装车,一人随车看守,其余人搭S2线直奔延庆火车站。法定假日的高速清晨六点便堵得不可开交,我们九人八点不到就到了延庆,随后便是近两小时的等待,也直接导致第一天的行程无法完成。
车终于到了!安好快拆,调好座椅,整理好行囊,村长带队,独狼收队,红屋掌控全局,行者风范,片刻不迟。延庆县内的道路依旧不顺畅,一路走走停停,均速不超过25码,前晚睡觉兴奋到失眠,这种感觉一直没有消失,前十几公里丝毫感觉不到疲惫,时常忍不住回头望去,我们的队伍一字排开,一架公路,九架山地,华装异彩,行若游龙,独秀一路的风景。
出了延庆,沿S221一路前行,路上的车渐渐少了,两旁的树渐渐多了,我们的速度也上升到30码,路途变得有些枯燥,前方一切未知,当天轻度污染,天看起来还是灰蒙蒙的。对未知的好奇扫去了心中滋生的阴霾,队形依然,踏频不减,偶尔风尘袭来,拉起面巾,正午阳光刺眼,戴上夹片,几十公里的缓坡,体力一直在消耗。在此之前,也算是有一定的初级骑行基础,不过都是独行,这次跟随团队,总里程270公里,累计十几公里的陡坡、盘山路,几十公里的起伏路,算是中强度活动。对于单天最多100公里里程,无爬坡经验的选手来说下此决定着实是一次心理和生理上的挑战!活动筹划期间就与红屋商量,不想错过这次难得的机会,又怕如此高的强度身体吃不消,渴望挑战却忧虑半途而废,提醒自己保持理性量力而行,却又感性的无所畏惧,追求极限。一番纠结挣扎与思想对峙之后,毅然决然出发,说到底还是对自己有信心,而此时的信心源于对自己理性的评估,既不自视过高,又不妄自菲薄。
终于休息了!这次休息是为了前方艰巨的任务——5公里盘山路陡坡,大家都在补充能量,随着独狼远去的身影,我们开始上升海拔。爬坡体力消耗巨大,速度只能维持在7-8码,听红屋讲,对新手来说,爬坡3公里是个坎儿,我倒是想挑战下,1km,2km,爬过一条路,抬头望去,越过层层的盘山路,山顶还在高处,继续低着头,豆大的汗珠滴滴的掉,一点不含糊,咬紧牙关扛下去,聚集身上每一寸肌肉的力量到双腿上,时间似乎在那一刻静止了,凝固了空气,定格的画面中唯有脚下的路,前进的方向,此刻的信念是,细流成江河,跬步至千里。
峰回路转,柳暗花明。观景台边,石碑兀立。识得四字,燕山天池。踱至崖边,放眼眺去。不见池水,但见群峰。想必这四字若不是由文人骚客所杜撰,赚的游人空欢喜,便是池水早已干涸,不禁联想到家乡长白山天池。华北地区多的是人文景观,但凡大江大河,峰谷险峻也不会现此平原地区,古人云:“幽州之地,左环沧海,右拥太行,北枕居庸,南襟河济,诚天府之国”。太行山脉余脉终于百望山,此次延庆出发,一路穿梭起伏在燕山山脉,秀色可餐,令人刮目,我说这里堪称小张家界,也记住了这个京郊骑行首屈一指的线路——千家店百里画廊。
话说五岳归来不看山,黄山归来不看岳,张家界归来天下无山,九寨归来世间无水。我倒觉得景色是不能比较的,景色本就在那里,耳听之而为声,目遇之而成色,景固然美,也必须有恬静的心灵与之契合,人在旅途,总会有那么一刻,不知为何所触动,惟愿生落于此间,死葬于此处。
略过燕山天池,右拐上滦赤路,放坡,从未有过的刺激!曲折蜿蜒的盘山路,一路风驰而下,头盔面巾裹得严严实实,耳边的呼啸声承载着速度与激情,在飞驰的瞬间瞄了一眼码表,53公里每小时,相当于每秒钟15米,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恣意放纵,奢侈地享受着爬坡的辛苦,然而畅快的感觉却总是那么短暂。
路至缓处,百里画廊。寻常山水,娓娓道来。山峦叠翠,白河流长。硅化木群,乌龙峡谷。石器遗址,地质荟萃。莺啼燕舞,炊晓人家。细流汩汩,劲叶沙沙。十人一字队,翩然若游龙。倏尔天气骤变,风急天阴猿啸哀,雨滴稀落,复行数里,土地平旷,屋舍俨然。避之于屋檐,顷刻之间,骤雨倾盆,众人不禁感叹,雷公生妒,奈何天公作美!
靠谱的天气预报,四时下雨准确无误!半小时之后,天气乍晴,气温忽降。我们加了外套,拍个合影。也正是这场迟来的雨,扫尽了当天的雾霾,赐予我们纤尘不染的风景。千家店是我们的福地,小憩之后,继续上路,原计划是在琉璃庙结束一天的行程,由于早上近两小时的延迟出发,使得第一天的行程少走15公里,下一站,汤河口,安营寨扎。
随团出行就是突出一个省心,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,在这个团队里,村长、独狼还都是大三的本科生,红屋硕士刚刚毕业,还有各个院系的硕士博士,在骑行经验交流上就收获颇丰,每当快至食宿地点,为了节约时间,领队提前加速赶到,预定之后众人坐享其成,行程顺畅极了,凡事用心,才会专业。
一段乏味的平路之后,终于到了汤河口,本来计划夜宿琉璃庙,眼看日暮降临,再行十几公里已然不现实。北京的郊区与市区简直就是两个世界,这里的基础设施建设还赶不上家乡的一个县级市,物价倒是低的惊人,农家院住宿每人二十,一升的脉动售价六元,大盘大盘的荤菜售价不到三十五……那个晚上,听他们讲述之前出团经历中雷人的人和事,讲述京郊的几条经典的路线,爬妙峰山的生不如死,四海的起伏,慈悲峪的良心坡,大家说说笑笑,其乐融融。
住宿条件虽然很简陋,但好久没睡的那么舒服踏实了。次日清晨,六点准时起床,打开水龙头,一股刺骨冰寒的井水将倦意一扫而尽,大家收拾打理完毕,在不远处的包子铺吃了早点,包子馅咸的厉害,我只能吃包子皮,一碗脑豆腐,一个鸡蛋,拼命的用蛋白质为上午的路程积蓄力量。
走过坦途,穿越隧道,高速下面出现一排排歪歪扭扭的房子,琉璃庙到了,遗憾的是,两个队友由于之前的膝伤,加上第一天的高强度骑行,中途选择了退出,他们顺着G6辅路回去了,我们没有做过多挽留,心中为之惋惜却也无能为力,短暂的道别之后,剩下了我们八个人,这是我忽然感到有种压迫感,在路上我一直不敢排在最后,这样感觉会被人带着节奏或者拖累大家,可如今剩下的人中实力都不在我之下,想必是要拖后腿了。片刻的矛盾之后,继续爬坡,这次的坡比昨天的还有长还有陡,不过有了第一天的经验,显得得心应手了。我的经验就是再怎么累也不能下车推着走,在车上最慢速度也能维持在7-8,推着走就5-6了,而且最关键的是车上累大腿,推着走累小腿,如果掌握好节奏,调整合适的踏频,也可以达到遍骑遍休息的目的,一旦停下来,再次启动会更累。
海拔大约上升至一千米的时候,我们到达了峰顶,放下自行车,爬上观景台,当天晴空万里,俯瞰白河峡谷,近百米高的悬崖如利剑将白河劈开,巍峨的明长城在山间蜿蜒伸展,两岸峭壁林立,山泉汇成浩荡的激流,沿白河溯流而上,直至云蒙山北麓,堪称白河峡谷瑰丽壮观之精华!
悬崖陡壁,刀削斧劈。奇峰耸立,怪石嶙峋。苍松古柏,雄鹰盘旋。恍似云梦仙境,与三峡比肩,与漓江媲美!天蓝得没有一丝留白,山翠得不见半处阴郁,路平得没有一粒石子,人静得可以聆听鸟鸣。那一刻的感受堪称销魂!这种极致的享受也只有零距离的置身自然才会拥有。
一百六十公里的返程路,我回来了,并没有到达所谓的极限。一路上,有路人惊异的赞许,有迎面车友的鼓励,有红屋细致入微的领导,有团结一致驶向终点的众志成城。
世之奇伟、瑰怪、非常之观,常在于险远,而人之所罕至焉,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。苟活的意义是安稳,生活的意义是尝试,而生命的意义是挑战!
这只是一个开始,未来充满期待,青海湖,海南岛,川藏线……
一次不屈不挠的骑行,印刻无与伦比的风景,笃信战胜死亡的年轻!
幸甚的生命,尚好的青春!
一点浩然气,千里快哉风!